一、专业学位类别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点于2019年获批,202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现有教授、副教授、博士等硕士生导师25人,含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北省“楚天学者”等多位省级人才,师资力量强大;拥有“东风HAUT智能汽车”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智慧出行”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云计算与控制”湖北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建设有“汽车信息控制与网络技术研究所”、“主动安全与智能驾驶研究所”等校级科研平台,与东风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7个,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3项。
本专业瞄准交通强国战略,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公路交通为主开展交通和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产学深度结合为途径,培养思想素质高、工程能力强、职业素养好,有较强的解决行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交通运输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产业相融合的新兴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我校“汽车产业链”办学特色,培养满足交通运输产业、汽车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掌握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智能汽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数字交通)、交通运输安全(运载系统安全)等领域所需的交通运输、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等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国际视野,有一定创新能力,从事工程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面向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智能汽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数字交通)、交通运输安全(运载系统安全)等领域的实际需求,掌握基础理论、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本行业领域的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在行业领域某一方向具备独立承担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具备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三、培养方向
(一)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智能汽车):面向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双智”协同发展的重要趋势,开展基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等技术的智能汽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基于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控制执行的单车智能,以及面向车-路-云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方向;基于人机交互以及端路云一体化的舱驾融合智慧座舱方向;涵盖智能网联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分布式电驱动、行驶稳定性控制等智能底盘方向;面向汽车先进电子电气架构的车载通信、域控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等技术方向;面向复杂场景的智能汽车仿真与实车自动驾驶测试技术方向。
(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数字交通):面向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围绕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服务开展数字交通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复杂路网和车联网的交通网络建模和分析方向;基于泛在感知的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方向;车路云网图一体化智能交通信息处理和出行服务方向;面向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提升的智能交通诱导和交通流控制方向;基于高精度地图的交通地理信息与数字孪生建模方向;云边端一体化综合交通大模型方向;车路一体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测试技术及理论研究方向。
(三)交通运输安全(运载系统安全):针对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开展运载(汽车)系统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以及功能安全的运载系统安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车路一体全生命周期主动纵深安全保障方向;以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为主,兼顾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的汽车电子电气产品融合安全方向;车路云一体化的道路交通协同信息安全方向;物联网标识密码与安全技术研究方向;面向网络与数据安全的测试技术及理论研究方向。
四、培养方式
(一)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二)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三)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四)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申请硕士学位。
(五)教学的方式注重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社会实践等学术活动,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校企联合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双导师”培养机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与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